top of page

WellNest

一個全面的應用程序,幫助有特殊需求兒童的父母關注他們自身的身心健康。

角色

  • UI/UX 設計

  • 使用者研究

  • 資訊架構

  • 線框圖

  • 原型設計

  • 可用性測試

工具

  • Figma

  • Otter.ai

  • 飛漲

  • 利斯娜

  • 親和力映射

矩形(4).png
矩形(5).png

挑戰

當父母試圖在工作、日常生活和照顧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之間找到平衡時,他們會感到倦怠。

使用者研究

參與者接受了面對面或電話訪談。 Otter.ai 在獲得參與者同意的情況下,負責錄音和轉錄訪談內容。訪談重點在於深入了解參與者的日常生活、使用現有應用程式時的痛點以及可能對他們有益的功能。

研究見解

  • 缺乏時間進行自我照護

  • 需要為不同的預約下載不同的應用程序

  • 目前健康追蹤應用程式缺乏用戶積極性

  • 對父母的支持與資源不足

截圖 2025-08-16 上午 9:40.33.png

勞倫

勞倫希望重新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——這是她在生孩子之前一直在做的事情。

障礙

  • 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為孩子做計劃上

  • 目前的健康和保健應用程式缺乏激勵作用,也沒有提醒功能

  • 獲得足夠支持資源的機會有限

需求

  • 輕鬆安排

  • 與其他護理人員的溝通更加順暢

  • 提醒與激勵

  • 當醫療保健提供者無法立即提供服務時獲取資源

如何幫忙?

  • 可與其他護理人員分享的日曆

  • 一體化身心健康追蹤

  • 每日健康檢查清單,減少精神混亂,提升動力

  • 訪問資源和論壇以獲得支持

Prototype 1

在製作高保真原型的初稿之前,我們創建了低保真和中保真線框圖。所有線框圖的製作都使用了 Figma。

截圖 2025-08-16 下午 2.20.21.png
截圖 2025-08-16 下午 2.20.32.png
截圖 2025-08-16 下午 2.21.22.png
截圖 2025-08-16 下午 2.21.30.png
截圖 2025-08-16 下午 2.21.58.png
截圖 2025-08-16 下午 2.22.07.png

可用性測試

6位參與者以現場或Zoom線上方式參與了可用性測試。 Otter.ai在徵得參與者同意的情況下,負責記錄和轉錄測試過程。親和力圖和彩虹電子表格用於分析可用性測試數據。

可用性測試洞察

  • 調整資訊架構以改善使用者流程

  • 需要新增缺少的按鈕、文字輸入欄位和元素以增強使用者體驗

  • 修改配色方案和 UI 元素以提高可用性

截圖 2025-08-21 下午 4.38.15.png

在收集可用性測試的回饋後,我重新設計了用戶從主畫面存取各種功能的方式,透過 YouTube 學習了 Figma 技術技能來創建新元素,研究了我最喜歡的一些應用程式的外觀,並要求 AI 提供新的配色方案和字體以用於應用程式的第二次迭代。

A/B 測試

我使用 Lyssna 的 A/B 測試對新設計進行了測試,以找出使用者喜歡哪個版本。

截圖 2025-08-16 下午 2.20.21.png

20%

截圖 2025-08-19 下午 3.38.31.png

80%

發展

截圖 2025-08-16 下午 2.20.21.png
截圖 2025-08-19 下午 3.38.31.png
  • 新的配色方案可實現更高的對比度

  • 字體更大、更粗,方便閱讀

  • 取消了導覽列中的日曆圖示。主頁中「今日進展」下的日曆和可點擊圖示是存取健康資訊的主要中心。

截圖 2025-08-16 下午 2.20.32 (1).png
截圖 2025-08-19 下午 3.38.43.png
  • 更高的對比度

  • 更大的字體

  • “日”視圖僅顯示一天

截圖 2025-08-16 下午 2.20.47.png
截圖 2025-08-19 下午 3.38.53.png
  • 新增“分類”,方便分類

  • 新增了日期和時間的輸入字段

  • 將儲存圖示變更為粗體文字以提高可讀性

截圖 2025-08-16 下午 2.21.22.png
截圖 2025-08-19 下午 3.39.09.png
  • 指示 y 軸

  • 在文字輸入欄位下方新增了儲存按鈕

  • 使用附加按鈕存取歷史記錄

截圖 2025-08-16 下午 2.21.58.png
截圖 2025-08-19 下午 3.39.34.png
  • 簡單的通用圖示可以減少視覺混亂

  • 搜尋、過濾、儲存的圖示尺寸為 24x24px,間距超過 8px

最終原型

結論

這個計畫是我的第一個使用者體驗案例研究,也是一次寶貴的學習經驗。雖然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,但我從中收穫豐富——尤其是在收集可用性回饋、分析數據以及不斷迭代改進設計方面。我還深入思考如何創造引人入勝的UI和有效的資訊架構,同時也意識到了在Figma中工作的技術挑戰。展望未來,我計劃繼續學習其他設計師如何處理使用者流程和資訊架構,同時提升自身的技術技能,以便更無縫地將想法轉化為現實。

bottom of page